濟南市計劃籌建國際農產品物流園
發布于:2012-11-17 來源:未知 點擊次數:
“我們也在積極介入籌建工作,按我們的計劃,新批發市場將占地300畝以上。貿易網點規劃好了,將有利于緩解交通擁堵。 ”宋其勇舉例說,市區零售網點空間布局呈現“內緊外疏”的遞減式環狀分布。
我市城市貿易網點規劃是2005年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完成的,主要是為知足外資零售企業進入我市而編制的。 ”記者從濟南市商務局獲悉,跟著城區人口的增加及交通的擁堵,濟南市正計劃籌建國際農產品物流園,初步規劃占地2000畝。作為江北最大的果品批發市場,10年前山東省周邊的客商都來堤口采購。濟南籌建農產品物流園,也是在學習外埠的成熟經驗,提前規劃、提早動手,從長遠考慮平衡整個城市的貿易網點,以形成更強的競爭力和輻射力。
“之所以要做貿易網點規劃,就是要看到今后貿易要往哪個方向去,以此引導這座城市未來的貿易走向,包括貿易功能、結構和空間布局等。 ”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處處長宋其勇告訴記者,貿易網點規劃直接關系到城市的形象,是調控和引導貿易網點建設的重要依據,也是政府指導城市貿易網點建設的重要手段。
物流園建成后,除了能夠施展其吞吐調劑的市場功能外,還能刺激出產的發展,對調整出產布局、種植結構,進步農夫收入,都將有促進作用。
記者了解到,跟著杭州、南京等一批現代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壯大,濟南一些批發市場感慨感染到了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。屆時,年交易量可達300萬噸,交易額突破200億元,利稅2億元,帶動10至20萬人就業。高新區、槐蔭區、小清河以北、長清大學城等新城區區域網點密度顯著偏低,部門區域甚至還有網點布局盲點。 ”該人士表示,物流園將以現代化的尺度建設,既擴大了批發市場發展空間,也將拉長市場輻射半徑。 ”記著了解到,我市新一輪城市貿易網點規劃修編編制工作已進入尾聲,有望近期對外公示。
“目前正在進行選址,定好了地方,就可以進行立項。
堤口團體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,地輿位置曾經成就了堤口果品市場,多年前的西郊地域空曠,進出利便,市場規模越來越大,大小業戶越聚越多。與此同時,市區內的集中布局既加劇了部門行業的過分競爭,也成了上放工高峰期的“添堵”因素。目前,交通和區域已成為市場發展的短板,進不來、出不去的情況時有發生,業戶流失、客戶流失也已不足為奇。但跟著新一版城市總規的審核通過,我市形成了“一城三區”的新發展格式,城市功能定位、主城區面積都發生了重大變化,因此原規劃已經失去了現實意義,亟待重新編制。建成后,包括堤口果品、七里堡等一批農產品批發市場都將扎堆入駐。
宋其勇以為,從這個意義上說,城市治堵在一定程度上應該從貿易網點規劃入手,除了糊口必須的像超市、便利店這樣的業態,如家居商場、汽車4S店、大型批發市場等城中貿易要向城郊分散,以緩解交通壓力、晉升城市治理,同時更大程度上施展其集散能力。同時,傳統農產品批發市場入駐物流園后,也將向現代化、信息化、尺度化的批發交易中央方向進行進級改造,將整體晉升我市批發市場的檔次和地位。談及目前濟南貿易“內緊外疏”的空間布局現狀,市商務局有關人士指出,可鑒戒南京、杭州等地的城郊購物模式。
再好比,杭州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基本都遷出城區,做得有聲有色。
“以南京為例,汽車市場全部在城郊,市區內沒有一家4S店。并在其周邊放置如宜家、麥德龍、百安居等適合開車購物的業態。 ”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已經初步考察了幾個地方,由于是批發市場,首要考慮的是交通的便利性。
“現在還不好說,究竟農產品物流園不是一個小項目,選址上要慎之又慎。
濟南市貿易網點修編進入尾聲,有關人士指出———
貿易規劃好了將少“添堵”
“城中貿易要分散,包括一些老批發市場外遷是遲早的事。
“假如忽視了貿易網點規劃,就會帶來良多題目。 ”宋其勇說,而在其市區繁華的新街口,不到1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集中了1萬多戶商家,日均客流量達50萬人次,CUCCI、LV等都在這開店,做得比王府井(24.16,0.00,0.00%)還熱鬧,形成了具有錯位上風的高端零售業態。
。
記者了解到,按照初步規劃,濟南國際農產品
物流園項目預計3至5年全部建成。一旦地方敲定,下一步將可進行立項、審批等一系列工作。
但是,跟著“一城三區”中央城發展格式及現代化大都市的形成,濟南城市空間布局將進一步擴展,尤其是西部新城、濟西濕地、長清三大片區的開發直接推動西部成為人口會萃的現代化新城區。